刊名: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曾用名: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主办: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ISSN:1671-7856
CN:11-4822/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热词:
研究报告
詹珀团队经常会听取这些“阿尔法折叠”应用者的意见。近期最令他兴奋的一个项目是对核孔复合体的研究,这项研究可将“阿尔法折叠”预测的结构与其他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结合起来。对于詹珀来说,这样的应用是对团队的最高褒奖。
的确,这些技术正在被迅速用于新的蛋白质结构设计上,以用来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和催化剂。就在最近,科学家们正利用“阿尔法折叠2”来模拟新冠病毒奥米克戎变种的穗状蛋白突变效果,从而探寻它使中和抗体失效的原因。
事实上,蛋白质结构并非静止的,它们会在工作中弯折、扭曲。为这些变化建模仍是科学家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而且,将数量庞大的、在细胞中执行任务的大型多蛋白复合体可视化,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解锁古老泥土DNA宝库
今年,科学家们从洞穴地面的土壤中解锁了一个更大的古代DNA宝库。在西班牙的Estatuas洞穴,核DNA揭示出了8万至11.3万年前生活在那里的人类遗传特征和性别,并提示尼安德特人的一个谱系在10万年前结束的冰川期之后取代了其他几个谱系。在美国的Satsurblia洞穴有2.5万年历史的土壤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来自以前未知的尼安德特人谱系的女性人类基因组。通过将墨西哥奇基维特洞穴中1.2万年前的黑熊DNA与现代熊DNA比较,科学家发现,在最后一个冰期结束后,洞中黑熊的后代向北迁徙至阿拉斯加。
一名研究人员在记录墨西哥奇基维特洞穴中沉积物样本的位置。
3 实现历史性核聚变突破
今年8月,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产生了一种聚变反应,这种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点燃它所需的激光能量。NIF使用来自世界上最高能量激光的脉冲,来压缩胡椒粒大小的氢同位素氘和氚颗粒。这种方法每次发射产生170千焦的聚变能量——远低于1.9兆焦的激光输入。但8月8日的记录显示,该能量飙升至1.35兆焦。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燃烧等离子体的结果,这意味着聚变反应产生了足够的热量,可以像火焰一样通过压缩燃料传播。
为了产生NIF的核聚变“炮弹”,192道激光束汇聚到了一个微小燃料颗粒的周围。
4 抗新冠口服药物问世
数据显示,美国默克公司的抗病毒药物莫奈拉韦可将未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30%。而如果在出现症状的3天内开始服用辉瑞公司的抗病毒药物PF-0,则可使住院率降低89%。科学家们强调,抗病毒药物不能取代疫苗接种,但它们仍然至关重要。如果新的奥密克戎变体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它们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5 “摇头丸”可治疗PTSD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即我们常说的“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显著减轻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症状。在76名受试者中,部分接受了3次MDMA治疗,部分接受了安慰剂治疗。2个月后,接受MDMA治疗的患者中,有67%不再有PTSD症状,而安慰剂组仅为32%。
6 单克隆抗体治疗传染病
今年,单克隆抗体(mAb)开始在对抗新冠病毒和其他威胁生命的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HIV病毒和疟疾寄生虫等方面显现出效果。到今年年底,已有3种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科学家还在开发针对流感、寨卡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或将成为传染病武器库中的“标配”。
7 火星内部结构首次被揭示
自“扎根”火星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在其着陆点测量了大约733次地震。科学家基于其中35次地震的数据揭示了火星的内部结构,并估算出火星地核的大小、地幔的结构和地壳的厚度。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使用地震数据来探测地球以外行星的内部,迈出了了解火星形成和热演化的重要一步。
科学家基于“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测量的地震数据揭示了火星的内部结构。科学家基于“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测量的地震数据揭示了火星的内部结构。
8 缪子实验可能突破标准模型
4月7日,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研究报告称,巨大的、不稳定的类电子粒子——缪子,比最初预测的更具磁性。费米实验室里的质子加速器可大量制造缪子。故而,研究人员现在正在仔细检查今年的计算结果。如果结果成立,且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持续存在,那这将可能标志着有50年历史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失败,物理学变革之门或将由此打开。
文章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bjyxzz.cn/zonghexinwen/2021/1223/567.html